春节保健食品包装新规:浅谈绿色消费与过度包装的影响
春节临近,保健食品市场将迎来一波消费热潮。为了推动更为文明、健康和环保的消费方式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布通知,倡导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偏向适度包装的产品。过度包装不仅浪费资源,还会给环境带来负担,甚至使消费的人承担不必要的经济成本。
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节约世界资源、保护自然环境显得很重要。过度包装通常表现在包装层数过多、包装材料昂贵、包装设计复杂等方面。未解决这一问题,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有关部门制订实施了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》强制性国家标准,规范保健食品以及其他食物与化妆品的包装要求。这一标准涵盖31种食品和16种化妆品,旨在通过节省本金和减少材料使用,引导所有生产企业向绿色经济转型。
对此,市场监管总局提出了一系列建议。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,应力求简约适度,避免追求外观豪华的过度包装,从而造成浪费。同时,还应依据需求合理购买,避免囤积商品影响保质期的浪费。生产企业也应优化包装设计,减少材料和层数,力求使用可分离或单一材料,以此来降低包装成本与环境影响。
如何判断保健食品的包装是否过度呢?市场监管总局建议采用一看、二问、三算的方法:首先,观察包装是否华丽,材料是不是值钱;其次,不拆开包装,通过询问了解其层数是否超过4层;最后,测量包装体积,并与规定的最大体积对比。只要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要求,即可初步判定为过度包装。
随着春节的临近,烟酒糖茶等传统节令食品销量飙升,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在各地开展针对过度包装的专项检查,致力于推动适度包装和绿色消费的节日氛围。在这场抗击过度包装的运动中,任何一个人都是参与者。消费者不仅应提高识别能力,过度包装,还能通过实用的消费选择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因此,让我们在春节这个特殊的节点上,呼吁更多消费者关注产品的实际价值和包装影响,用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,一同营造一个环保、节约的消费环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